6月21日,在中國齒輪專業協會理事會(貴陽)暨齒輪行業自主創新工作大會上,中國齒輪專業協會副會長王聲堂在談到我國車輛驅動橋總成的現狀時,特別提到了東莞金州齒輪機械有限公司采用研齒工藝,使豪華大客噪聲控制在72db以下的螺旋錐齒輪。
王聲堂說,"我國車輛驅動橋總成配套的制動、平衡、調整臂、潤滑、密封、傳動系統的高水平配套鏈尚未形成,多數驅動橋主被動齒輪市場仍處于低水平、低價格、低質量、過剩、無序競爭的局面,像東莞金州這樣的低噪音、長壽命、具有國際水平的主被動齒輪產品才剛剛出現,希望金州齒輪更大批量生產并投入市場,改變后橋這個高技術含量的產品價格極低的'賣鋼鐵'現象。"
同時,在調整齒輪專業結構方面,中國齒輪專業協會將通過實施品牌戰略、宣揚品牌,扶優治劣,規范市場競爭,推進齒輪行業的專業化、模塊化和產業鏈的發展,提高齒輪行業的集中度,引導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為向國內外推薦齒輪行業的優秀產品,本次大會上,中國齒輪專業協會還宣布了一批2005年中國齒輪行業優秀新產品,金州的"汽車驅動橋螺旋錐齒輪對EQ153系列"被評為一等獎。
王聲堂在會議報告中說,中國已出現技術依賴型和出口依賴型危險。發達國家對技術依賴的平均比例是10%,其中美國僅1.6%,日本是6.6%,中國這一比例則高達50%;國內GDP依賴出口占到了82%,而發達國家對外貿易總額占GDP不超過20%。一旦打起價格戰和貿易戰來,中國的整個產業將處于非常不利的局面。
為此,此次中國齒輪專業協會理事會特別提出了齒輪行業自主創新平臺的任務,并從四個方面進行規定:一是由協會牽頭,各會員單位密切合作,把握齒輪傳動產品的技術發展方向;二是建立齒協產學研相結合的標準與共性基礎技術平臺(標準、公用數據庫、實驗檢測、人才培訓),減少重復投資、重復開發,逐漸形成齒輪行業協同與競爭相輔相成的創新平臺;三是建立齒輪企業的管理、分配、獎勵配套的企業創新機制;四是對總成企業,其創新重點是產品設計與產品配套鏈建設,對零部件企業,重點是工藝創新以及與總成企業配套形成產業創新體系。
在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結合、市場化運作機制下,會議還提出了齒輪行業在產、學、研創新上的明確目標。要求各骨干企業都要建立研發中心,聯合建立面向行業的實驗室,重點進行產品與工藝實驗,都要有自主品牌與企業自主知識產權;在標準制定上,借鑒美國齒輪協會(AGMA)由骨干企業帶頭起草主導產品的行業標準(一般1~2年完成),在3~5年內對主導產品的標準進行修訂,以證明企業產品技術進步的做法,中國齒輪專業協會已經開始協調組織各齒輪骨干企業分專業進行相關標準的制訂工作。上述金州齒輪被任命為"螺旋錐齒輪噪音標準"的制訂單位。
此外,針對齒輪行業高等院校,要求在"學"上重視齒輪傳動的共性基礎理論的創新。如齒輪傳動的結構原理的創新、材料創新、工藝理論創新、質量、檢測、標準、設計、計算、成品檢驗檢測、工藝控制等方面的基礎理論的創新。針對各類齒輪傳動研究所,要求在"研"上以工程化創新研究、以各類成套裝備同步開發與設計創新為重點。如為各類主機配套的數據采集、功率譜載荷譜的測定、設計工程計算的研究、實驗檢測方法的研究、裝配與匹配技術的研究等。
對于協會"十一五"的服務重點,王聲堂表示,通過發揮齒輪協會專家委員會50多名專家的作用,建立并完善齒輪標準體系,將是齒輪協會的重要工作。目前,由協會或企業牽頭組織的各項標準的制訂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此外,江鈴齒輪籌建的"CGMA車輛變速總成(贛州)實驗室"也已經通過評審驗收,即將對全行業開放;在貿易領域,今年將完成9月在上海舉辦的中國國際齒輪傳動及裝備展覽會,力求把展會辦成世界三大傳動展之一(北美、歐洲、亞洲),辦成吸引全球展覽客商、性價比最優的"國際采購平臺",并將逐步組建齒輪行業進出口聯盟。
熱門搜索關鍵詞:SEW減速機、SEW電機、天津SEW減速機、減速機維修、力姆泰克、齒輪箱維修 |